市面上最紅的小型家用機大概不出MX跟Hxky,我們以前也都是這兩台機器的fans,但是後來覺得有很多不足之處所以才苦心設計出自己的機器,就是要達到讓小台機器擁有大台商業機的水準,而且做到永遠不需要再改機。
烘焙機最重要的三個元素:火力,有效風門,滾筒/烘焙室蓄熱 MERCURY vs MX vs Hxky 火力: MERCURY – 1200W電熱管加上優異的熱風循環 MX – 1050w鐵弗隆電熱管 Hxky - 外接瓦斯火源 H牌是直接外接瓦斯火源,火力當然是沒話說,但是M3的火力不足一直是玩家跟使用者覺得很想升級的地方,基本上MERCURY已經改善,火力十足。 有效風門: MERCURY - 70%的熱循環加上銀皮收集系統以及調解整機內外溫度,並有15段變化。 MX - 收集銀皮而已 Hxky - 無風門設計。單純使用冷卻盤風扇連接風門,加上風門擋片 所以最近MX國外有做了小改款,就是玩家一直反應風門無效,但是改款了之後還是治標不治本,改善有限。H牌的是外接冷卻盤再用風門檔片,也明顯不足,所以最近也看到很多討論區外接了好大一個風門,整台弄的很大。MERCURY最強的地方就是風門系統如同專業機。 滾筒/烘焙室蓄熱: MERCURY - 5mm碳鋼鍋蓄熱以及熱傳導僅次於鑄鐵鍋。鍋爐以外使用多層次結構以及隔熱棉墊確保整機蓄熱和保溫 MX - 不銹鋼薄鍋 蓄熱效果為所有材質中最弱。滾筒以外無任何蓄熱以及保溫設計 Hxky - 不銹鋼薄鍋 滾筒以外無任何蓄熱以及保溫設計 MX和H牌之前被玩家所反應的一個地方也就是蓄熱太差,所以自己還要再去改裝,MERCURY的設計結構也是使用專業機的結構。 MX跟H牌其實真的是很好的入門款烘焙機,價格也便宜了許多,但是在各位玩家和使用者技術日益進步下,感到需求不能滿足,就開始改機跟升級,這樣一來一往花下的金錢跟心力,為何不買一台一開始就做滿做好的機器呢?
3 Comments
為什麼有些機器只賣三萬多塊,MERCURY要四萬多塊? 而Fuji Royal Discovery 200卻定價25 萬? 就像人生第一部車一樣,可能為了預算,或只是代步,先買一台功能和性能陽春的國產車。隨著需求不同,或是開車技術的進步,我們再考慮換車,或是改裝。 但正如同烘焙機,除非真的只是簡單的享受新鮮烘焙的咖啡,那就使用簡單精緻的小型家用熱風機就好,但如果是商業需求或個人玩家,可能先買一台價格親民的陽春機,隨著自己進步,再去改機加強蓄熱、火力甚至把風門再改裝成有效風門等等。所以說就算烘焙量不大,因為預算問題也不可能一開始就買Discovery200這種機型啊(就算一輩子不用再升級了),所以放眼市面上的家用機或玩家機,有沒有一台預算可以接受,而且性能完全不需要再升級? 話說回來,一輛五六十萬的汽車,跟一輛兩百萬的汽車,一般人都應該可以分別的出價格與價值的差異,大至整體框架,引擎,驅動系統,小至輪框與內裝,每一個細節的設計與用料都可以瞭解到差異,那麼咖啡豆烘焙機呢? 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定義什麼是一台專業的咖啡豆烘焙機? 單從硬體的角度來看,專業的咖啡豆烘焙機一定會有風門,加熱源,和滾筒。但只要擁有這三樣硬體就稱得上是台專業烘焙機了嗎?這就需要從烘焙原理的角度來說明了。 這世界上有三大主流烘焙系統:直火,熱風,半熱風。 半熱風機又算是主流機的大宗,所以我們就拿半熱風機來說明吧。 半熱風機,顧名思議就是利用一部分熱風的循環,另一部分是靠熱源的直接幅射或是傳導熱來烘焙。(見下圖) 半熱風機的熱循環 風門 風門的存在不僅在於收集銀皮,很大的一部分功能是加熱吸入的冷空氣,以達到充份利用熱源,而熱風直接接觸豆子也能增加操作上面的敏感度,但是呢,過多熱源會使多餘的熱量散不出去、溫度上升太快,甚至整台機器溫度過高。所以這時候風流量以及風速就扮演很重要的工作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電熱式小型烘焙機火力永遠不足的原因。 而瓦斯加熱的機器又會牽扯到含氧量,今天就純討論電熱式的就好。 烘焙室 除了全熱風機或是直火機,剩下的機種都一定會有兩種不同比例的熱源來加熱豆子:「對流熱」&「傳導熱」。而要多了解「傳導熱」就必需先了解滾筒的材質。世面上最常見的滾筒材質為:鑄鐵,碳鋼,不鏽鋼。根據SCAE的統計資料,這三種材質因為含碳量的多寡會影響蓄熱的能力。依序多寡依續為:鑄鐵>碳鋼>不鏽鋼。 回到上面提到的傳導熱,傳導熱能不能有效且簡易的傳達到豆子甚至豆心就會大大的受到材質的影響。 結論 再一次申明,機器的品質與性能,跟所有商品一樣,是切確的反應在價格上的。並不是只要簡單一塊白鐵罩在滾筒外面,加上了風扇和加熱源,就會是一台好的烘焙機。 一台真正好的機器,應該能夠適合各種不同的烘焙方式,不管是北歐快炒或是傳統的日式慢火烘焙,甚至是滑行等技巧,都能適切的展現出機器的性能,而且更重要的,一台真正好的機器,是不需要再做改裝的。 說了這麼多,希望大家都能夠使用到一台好機器,也能夠喝到好的咖啡。 |
AuthorScott Chou Archives
May 2023
Categories |